
就在电子商务群雄混战,零售市场唱衰声一片时,苏宁这个中国家电连锁的老大打出了苏宁易购+乐购仕+Expro超级店的组合拳,“去电器化”进程加速。
然而,电商业务的投入加大,却无法贡献利润;苏宁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则同比下降了10.38%;乐购仕与超级店还处于培育期,盈利还有待时间。
苏宁如此贪多,大有陷入利润泥潭的危险。
高处不胜寒
美苏战争从国美、苏宁成立之初就没有停止。但是2008年之前,苏宁一直被国美压一头,屈居第二。然而,2008年黄光裕入狱给了苏宁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后国美持续近2年的“黄陈之争”让千年老二苏宁在随后的几年将国美狠狠地甩在了后面。
数据表明:2008年苏宁销售额达到483亿,高出国美25亿,夺得头名。
然而,看似美轮美奂的成绩也让人感到了高处不胜寒。虽然总营收增加,利润却大幅下降。截至2012年6月底,苏宁净利润为17.4亿,同比下降29.5%。此外,线下门店业绩更是让人不安。今年上半年,苏宁可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 .38%,这是苏宁上市8年来,该指标首次出现负增长。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大环境的不景气,更多的是为前几年疯狂开店买单。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吴咸建对记者说,前几年,国美苏宁相互拼开店、抢物业,不仅抬高了租金,也导致很多门店选址不科学直接影响产出。
数据显示,2008年苏宁净增门店180家,国美为133家;到了2011,苏宁净增门店389家,而国美则为253家。
然而有意思的是,2012年上半年苏宁关闭低效门店74家,净增门店数才4家,与年初“年内新增门店400家”的豪言壮语大相径庭。也许身处高位的苏宁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也有点Hold不住了。
租金和人工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12年上半年苏宁租赁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81%,比2011年同期的3.61%增加1.2个百分点;人工成本占比也从3.39%增加到4.13%。
或许,就像通程电器总经理刘伟说的那样“家电连锁业发展黄金十年似乎正在远去”,首当其冲的就是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龙头。
艰难转型
老大苏宁在面临危机也正在努力转型求生。虽然苏宁电器在不断关闭效益差的门店,但是新业态乐购仕与超级店的开店计划却一点也不小。
7月20日,乐购仕北京店开业,表明乐购仕正式加入北京战场的激战。
两个多月之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4家超级店同时开业。
据悉,乐购仕和超级店都不同程度地引入百货等产品。以超级店为例,超级店增加了百货、日用、金融、虚拟产品等,经营品类涵盖17大类、国内外2000品牌。
此外,苏宁总裁金明表示,苏宁2012年还将在天津、重庆、深圳等城市开设16家超级店,未来3年全国将开至400家,而乐购仕将在5年内增至150家。
线上百货也在加大力度。9月25日,苏宁宣布拟出资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公司,全面升级苏宁易购母婴、化妆品的运营,与京东抗衡。
但是大跃进式的转型让人不禁开始担心其资金链。从2012年6月到8月,苏宁通过增发和发行公司债,打出了一记近127亿元的融资组合拳。
尽管苏宁一直宣称不差钱,这种急切的筹资方式也引发了业界对公司资金状况的猜测。
资金是一方面,百货也不是好做的。“乐购仕作为苏宁向百货进军的平台,虽然盈利空间比专卖家电要大,但还是面临较多风险,苏宁不仅要处理好线上线下的互动,还要对乐购仕品类与传统百货加以区别,才有更好的运作。”特许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表示。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说,百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规律,苏宁作为百货还缺乏很多百货运营经验。而且,百货大佬们也不会坐视自己的市场份额被抢。
资深零售人士蔡景钟也告诉记者,家电连锁不仅要加入百货元素,更要在线下服务、客户体验方面做出探索。在产业后期配件、服务上进行延伸,并将此作为新的盈利点,而不仅仅是将家电和百货再次粗放地并在一起,继续做“二房东”。
上不去下不来
虽然苏宁与国美共同把持着一二线城市实体家电销售的80%市场,但是苏宁在往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过程中出现了下不去的尴尬。
数据显示,苏宁三四级市场店面数量为630家,约占总店面数的37%,而可比店面销售同比下滑12.83%和8.15%,三级市场的下滑幅度在各个市场中居首。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苏宁想三四线城市下沉的难度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物流配送要解决好,其次是单店销售额有提高。
然而目前苏宁更多的精力放在的电商上,这样没有支持的下沉必然得不到好的效果。
虽然实体店成绩不佳,但是苏宁易购给出的成绩表也让很欣喜。苏宁易购副总裁李斌表示,8天长假期间苏宁易购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0%。此外,苏宁半年报也表明,易购对于营收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
从2010年苏宁易购上线以来,苏宁一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根据苏宁易购的官方数据,2010年的销售额是20亿元,2011年达到59亿元,2012年上半年增长至52.8亿。
但是面对2012年苏宁易购300亿的销售额目标,这还差得远。
在市场份额上,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2季度B2C市场份额中,天猫以57.1%的绝对优势占据榜首,京东排名第二为20.1%,腾讯布局B2C之后以4%摘得榜眼,而易购虽然叫一季度的3.1%有所上涨到3.8%但也只能屈居第四。
尽管京东与苏宁的价格战动静那么大,易购依旧没有保住第三的宝座,IT大佬腾讯一出马,易购立刻就被踢出了三强。
此时的苏宁好像一只卡在井里的水桶,上不去也下不来。想要脱困,苏宁要做的还很多。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文章由(创业项目)网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