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堡王是在2005年进入中国时曾提出1000家的发展目标,但直到今天,汉堡王在中国市场仍不到400家门店。目前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价值和认可度与其在全球的市场价值并不对等。汉堡王官网显示,目前已在76个国家和美国本土有超过12100家餐厅,而在中国门店数目数字显得渺小。2015年1月,汉堡王在中国仅拥有350家左右的门店。实际上,汉堡王入华以来始终未能摸清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没有明确具体的实施规划。
2005年是汉堡王在上海静安区开出第一家店,而肯德基早在1987年就进入中国市场,麦当劳和必胜客也在1990年在中国市场布局。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市场格局尚不明朗,但汉堡王未能抓住机遇进入中国市场。而等到2005年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时,很多大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的肯德基、麦当劳早已抢先布局,市场趋于饱和。而汉堡王在中国市场上依旧没有突破性举措,缺乏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汉堡王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晚而导致市场扩张落后,其实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其对中国市场的冷淡态度,这点从汉堡王那么晚进入中国市场就能窥出一二。” 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老师表示。这是他们团队核心顾问对于市场窥视不清,时机没有把控,运营节奏没有控制。没有根据市场定位做相应的营销路线。
2012年的时候,汉堡王曾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在中国组建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未来5到7年的时间内,这家新公司计划在在中国开设1000家餐厅。其实这并非汉堡王在中国首次提出这样的门店扩张计划。早在2005年汉堡王在中国开第一家门店后不久,汉堡王亚太区总裁Steve DeSutter就曾对外宣布,汉堡王正积极准备推进特许加盟业务,以实现5年到10年内在全国开设1000家店的全国战略目标。
如今10年过去,1000家门店对于汉堡王来说仍是有相当距离的数字。尽管汉堡王在2012年重新提千店计划,但似乎阻力不小。
“10年过去,汉堡王的门店数以及品牌知名度远远落后,这就是其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了。”在李维华老师看来,开1000家门店毕竟还涉及到巨大的成本、同质化竞争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尤其是现在汉堡王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并不大
想要黏住消费者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相比之下,目前肯德基在中国有4000多家门店,是其10倍之多,而麦当劳中国目前也已经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
汉堡王在中国的发展方式是依靠加盟,但由于名气没那么大,加盟商的加盟意愿并不大,也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其实,由于汉堡王的知名度不够,也导致加盟商不看好该品牌。有意向加盟的自然会选择知名度更高的肯德基和麦当劳而不是汉堡王,这也对汉堡王的加盟业务造成很大的冲击。招商失败,就没有很好的扩展品牌的平台。麦当劳则是从1993年就开始做特许经营,从几年前放开了区域加盟,肯德基则更早。今年开始麦当劳也在大规模提升加盟比例,而汉堡王却一直没有动静。
汉堡王从进军国内市场就没有企业明确的实施目标,只是在一直画饼充饥。没有真正落实到中国市场,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严明航曾表示“汉堡王在中国市场上的知名度、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相对肯德基和麦当劳都较低,加盟费整体上不低于肯德基和麦当劳,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放特许加盟没能成行”。如今餐饮企业都在追求规模化,因为只有规模化才有利润的来源。这几年来汉堡王的竞争对手肯德基、麦当劳都利用特许加盟的方式在中国快速发展,而汉堡王速度相对迟缓。
“企业门店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汉堡王在中国经营状况不太理想,过度扩张会造成资金短缺,只能被迫选择保守前进。”严明航曾表示。汉堡王需要在做全面的内部管理体系的诊断调研,构建出新的管理体系。对中国市场了解华人的“胃”,没有相对的了解怎么抓的住这消费者团体?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才能更加有效的去做好自身的营销。自身的问题解决了,招不到加盟商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招加盟商又是一种扩展的学问。必须把控好尺度。
“要想富,先铺路。”中国的一句老话,对于汉堡王也可以借鉴应用。汉堡王现在应需要聘请专业的的特许经营顾问团体帮助其有更快速有效率保品质的提升汉堡王。包括其在国内的品牌招商、加盟成功率、产品、人力管理、物力资源、等多方面构建特许经营体系。做有针对性的提升做更有空间性的发展。做全方位的体系构建,要做到对每一年的进展落地实施。避免空口说白话。要实际行动的营销方式。
做不到这些的话汉堡王也只能做保守的“乌龟”慢慢爬进中国市场。对于发展就无从说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