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12月24日在地铁2号线偷窃被发现后跳入轨道的小偷吗?“消失”了整整两天后,该男子昨天上午又在9号线徐家汇站行窃,被轨交警方当场抓获。记者昨天专访了抓捕小偷的上海轨道公交总队刑侦支队三队指导员陆宾,听他讲述抓捕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吴 华 /制图 潘文健
偷盗不成跳入轨道逃出一站悄悄溜走
24日9点20分左右,轨交2号线陆家嘴站,一男子偷盗手机时被发现后跳入轨道,向东昌路方向逃窜。2号线因此停驶,警方对沿途各站发出警示,请求协助抓捕。
不过,这名男子却如同消失了一般,不见踪迹。刑侦支队调取了周边地铁车站的监控视频,发现此后不久有名男子从东昌路站台车尾处走出来。一般乘客不会出现在这个位置,而这名男子又没有穿地铁工作人员制服,非常可疑。之后证实,此人正是在陆家嘴站行窃的男子,他跳入轨道后,沿着铁轨走到东昌路站,然后趁人不注意从车尾处爬上站台,混在人群中溜走了。
猖狂盗贼再次作案机智民警“瓮中捉鳖”
轨道公交总队和刑侦支队对这个逼停2号线的事件非常重视,组织了精兵强将参与案件的侦破,刑侦支队三队指导员陆宾便是其中之一。陆警官一看到录像中的男子,马上认出来,是曾经被抓到过好几次的“老熟人”。
陆警官介绍说,这个小偷的特点是喜欢挑选客流量比较大的枢纽站点做案。时下正值年末反扒高峰,刑侦支队加大了地铁内反扒布控的力度。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9号线徐家汇站内人流拥挤,一名身穿橘黄色羽绒服的男子引起了陆警官和几名反扒便衣的注意,仔细一看,正是那天逃走的小偷!
该男子趁着上车时人流拥挤,偷了一位男士的手机,得手后准备开溜。陆警官和几名同事马上挤过去,使劲儿把他顶进车厢。
陆警官告诉记者:“站台上人来人往,他要跑的话可能不好抓,所以我们把他挤进车厢里。”
昨天被盗男士感激地对民警说,自己前一天晚上不小心扭了腰,如果没有民警现场抓获小偷,自己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反扒民警三大绝技:
火眼金睛+跟踪+抓捕
据介绍,被抓获的小偷今年30多岁,已经因为偷盗被轨道公交警方处理过多次。对此,陆警官也很为难:“量刑主要根据他偷到的物品价值,偷个手机,处罚不会很重。这会增加我们反扒的难度,因为他慢慢就认识我们了,看到我们就开溜。”
陆警官介绍说,要培养一位反扒民警并不容易。首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在人群中发现扒手;还要学会跟踪,特别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临门一脚”——抓捕,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早了对方没有得手,晚了对方已经脱手,都不能做到人赃并获。而且地铁内客流大,还要因地制宜,“比如今天把他顶到车厢再抓捕,就是看现场具体情况临时决定的。”
虽然每天在拥挤的地铁内紧张地搜寻、抓捕小偷很累,但每次抓到小偷,反扒民警们都非常高兴。陆警官告诉记者:“这次能够把这个小偷尽快拿下,我们也很高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地铁内的乘客更有安全感。”
反扒支招>>>
警官教你打赢“手机保卫战”
临近年末,盗窃案件高发。在地铁拥挤的人群中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物?
陆宾警官提醒说,不少白领习惯在地铁内戴着耳机听音乐,认为音乐一断就能知道手机被偷,可以赶快抓住小偷。其实不然,戴着耳机会给小偷提供信息,让他对你的手机型号一目了然。“比如苹果的耳机很好认,对方马上就知道这个手机价值不低。”而且,耳机线还会暴露手机的藏身之处。当你感觉到耳机里的音乐断了,再回头去寻找小偷时,根本来不及了。
还有人喜欢一路走一路看手机,觉得把手机拿在手中肯定安全。但陆警官提醒说,拿着手机也可能引起窃贼注意,特别是当你进出站时把手机放进口袋或者包中,小偷就能看到,也容易给小偷提供信息。
此外,陆警官提醒,贵重物品不要放在外插袋里,一定要放在里面的袋子里。双肩包不要背在后面,一定要放在视线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