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许经营第一网——携您一起走进特许领域
国资委:部分领域国资可全部退出
时间:[2013-12-20]    来 源:未知     作 者:熊海鸥 李子君  点击:
昨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将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是那些不需要国有资本控制的国有企业,国资可以全部退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意味着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股权比例将降低。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
 
对于未来国资、民资在哪些行业可以进退,采取何种形式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黄淑和表示,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不需要国有资本控制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全部退出。但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研究。
 
“‘国退民进’的潮流很快会上演,不管是主动调整还是被迫转型,国企在各行各业的控制力都将有所下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将涌现出更多的民企、外企、合资企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对产业主导能力的丧失。”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分析说。
 
郭凡礼认为,国企股权改革并非简单的国资占比下降、民资占比上升,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或“组团”掌控已有大型集团公司,而民企和外资很难与之抗衡,仅有部分实力较强的民企巨头可以从国企退出的领域获得微小市场份额。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长林也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逐步剥离亏损的企业,把国有企业的一个环节,比如生产、销售或其中一块有发展前景的业务剥离出去,引入非公资本,使国有企业活起来。“国有资本不可能完全退出某一个行业,未来国资在所有行业中都将以集团控股的形式保留一两家企业,比如家电业、钢铁业、酒业等。”崔长林说。
 
具体到其他细分行业,在专家看来,银行、铁路、交通运输、粮食、石油、电网等行业仍将由国资绝对控股,高铁、化学生物、航天、4G等产业也将保持国有相对控股。
 
目前,在地方国企改革进程中,仅有上海率先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20条”,对于北京如何进行国企改革,中复电讯董事长邰武淳认为,北京具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先天优势,因为北京地方国企对于国民经济的安全影响相对较小。他同时建议调研北京市民营资本的意愿,并推出试点企业和投资项目,着力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成果服务于首都民生。
 
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则建议,北京应发起一个国企改革管理股权基金,让基金带动资本,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资金吸引到北京来。这不仅能体现首都的地缘优势及经济特点,甚至是优于上海国企改革的全新模式。
昵     称:
您的评论

特许加盟 连锁加盟 开店选址技巧
Copyright ©2005-2015 特许经营第一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搜宝商务中心2号楼
电子邮箱:liweihua169@126.com 京ICP备180474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