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去北京的宜家家居购物,顺便仔细研究了一下宜家。
宜家家居有好的一面,也有需要改善和提升的一面。
好的地方是宜家家居的人流很旺,男女老少都有,外国人也很多,这就是时下互联网红利下降后的实体店人流回潮的结果。
逛客中实际购物的人群大概占了90%多,就是说,并不像网上的那些纸上谈兵的专家大师们说的那样,就是说很多人只逛不买。依我的观察,购物的人群比例非常高,达至少90%,你几乎看不到空着手离开的人。
另外,宜家的餐饮几乎是人满为患,说明餐饮的人气和吸引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宜家家居的停车位也很充足。
在宜家家居躺着休息的,或者叫蹭地方、蹭空调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但是,宜家家居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或者是需要很大的改善和优化,比如:
1、顾客走线依然是迷宫般的,即便之前一位在购买星巴克时因分不清大杯中杯小杯而抽打自己耳光的人对宜家家居的迷宫路线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批判,如今的宜家的购物路线,尤其是路牌指示,依旧非常混乱,至少是对顾客不友好,经常有人问出口在哪、楼梯在哪、电梯在哪等。由此,一旦发生类似火灾或其他紧急事件的话,如此路线不明的宜家家居内大概率是一个惊世惨案。
2、虽然为了顾客的家居家具的沉浸式体验而把不同的小区间做成了厨房、卫生间、卧室等样子,但因为地方狭小,所以小区间的房间会显得非常拥挤和没品味,进而会影响家具家居的展示与销售效果。
3、到处都是重复摆放的小产品,顾客可能从这个地方拿走想买,但到了那个地方不想买了,就顺手放在当时的地方,所以有些产品的位置摆放和周边的搭配很奇特和不协调。
4、很多地方的产品摆放或陈列数量并不多,但顾客基本上是喜欢了就随手放进购物筐,所以店内工作人员的补货的工作量就会很大,因为:要么,就是有的地方陈列很拥挤;要么,就是有的地方缺货。
5、很多产品的价格并不低。比如一把普通的扶手椅,宜家家居需要999元,但我在网上购买的差不多的,只需要300元。如此大的价格差距让人很失望。宜家家居应该研究现在的消费者的一些购物新特点,比如团购、网络比价等。
6、虽然有些产品,宜家家居的比网络上看着差不多的贵,但我相信宜家家居的产品的品质,比如材料、环保、质量等可能更好。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你的价格比别人高,但你在商品标签上又不说明为什么高的原因的话,你的销售就只能迅速变差了。所以,关于充分利用标签的价值,我在我的专著即2021年出版的《成功构建特许经营体系五步法》里有较为详细的讲解。胖东来在标签的充分利用上做的就不错。
7、卖场的整体设计比较压抑,因为很多空间、房间、区间没有窗户,所以在没有外在自然光的场景下,许多沉浸式体验的房间就显得压抑,尤其是空间小、家具家居陈列多的时候,就更显压抑,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8、餐饮区的价格不便宜,人均大约在100元以上,一小碗米饭也要3元,就连一个外带的打包的饭盒也收2元。而且说实话,餐饮的味道一般,传说中的肉丸的味道也就那样,并没有惊艳的感觉。如此的比较高的餐饮价格和宜家家居的低价定位、品牌的市场认知不太适合与匹配,给人的错觉、感觉、
9、传说中的出口处的最便宜的冰淇淋要3元。尤其是,购买冰淇淋的流程非常麻烦和落后:先要扫码下订单,然后拿着订单的二维码再扫码打印取货单,然后凭取货单排队取货。如此扫来扫去的最后还得打印,电子办公的环保意义何在呢?这个流程完全可以简化的。
10、人员的服务不规范,比如缺少微笑、耐心、主动和甚至专业。我亲眼看到一个孩子在电梯口玩的时候,一个保安生气地跑过来,不是以提醒,而是以训斥的语气告诉家长,此处不可以让儿童玩耍。如此,服务水平一下子降到了最低标准。
11、峰终定律式的设计几乎没有:进门没有欢迎和引导,甚至没有微笑;中间的时候,想问下导购员问题,却常常找不到人;离店了,也没有人管你。
总的来讲,宜家家居这些年在中国的业绩增速放缓,或许就是和上面我提到的这些产品、价格、服务、环境等有关。
要想在中国重振辉煌,宜家家居确实需要大规模的变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