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万达百货全国上演轰轰烈烈关店风波的同时,同属于万达集团的大歌星连锁KTV也悄然宣布闭幕。曾经是公众休闲娱乐活动首选之一的KTV如今为何屡现颓势?传统KTV的出路又在哪?
7月7日,一封疑为大歌星内部员工的缅怀文章在朋友圈中传开,文中道出了大歌星关闭的事实,并称当日“全国大歌星员工的OA(办公室自动化系统)、RTX(企业实时通讯平台)账号统一关闭”。据了解,就在当天,上海、武汉、济南等地的大歌星门店亦贴出“暂停营业”通知,并开始办理储值卡退卡相关业务。目前多数大歌星门店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少数尚未关闭的门店也将在本周完成结业工作。大歌星的官网链接也转至万达集团官网页面。“主要是万达当时战略发展的需要,大歌星是集团为了配合商业地产所做的配套项目,在当时对商铺的销售、客流的吸引等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传统KTV越来越不好做,万达集团还有转型的需要,需要对业务进行取舍。”背靠万达集团,大歌星曾一度快速扩张。目前大歌星在全国拥有近90家门店,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连锁KTV。在关闭后,这些门店将面临被转让或改成商铺等其他业态的命运。有媒体指出,事实上,去年9月,大歌星包括大庆、莆田、镇江、台州、宁波等地在内的13家门店就曾因经营不善而宣布关店。目前大歌星旗下的10家KTV门店已被北京糖潮KTV所收购,平均转让费为500万元/家。今年2月,“钱柜”宣布关闭位于北京朝阳门外的店面。从2008年最鼎盛时期中国市场的19家门店,到2015年仅剩的6家门店,短短7年时间,“钱柜”陆续关闭了13家门店。
不仅如此,近两年好乐迪、麦乐迪、乐圣等全国或地方连锁型KTV都因经营惨淡,关闭部分门店。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仅2014年,重庆、西安、北京、上海等多地都出现了KTV歇业的现象。
KTV连锁关闭的这么迅速就是它的经营模式已经落后,事实上在网上已经成了透明化的价格。还有团购等一系列优惠活动等。是行业的利润空间低,经不住高房租、人工等费用。
与大量线下KTV相对比的是,唱吧等K歌App开始涌现。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唱吧”、“K歌达人”、“爱唱”、“移动练歌房”等多款线上KTV应用。以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唱吧”为例,2012年5月正式发布3天后,其便登上AppStore免费金榜top10;5天后飙升至总榜第一。2014年底,“唱吧”创始人陈华宣布该款应用突破2亿用户量,日均活跃用户达到600万。
这一数据很鲜明的表示现在网络太贴近人的生活了,娱乐的方式也有了大的选择范围。1、传统的KTV主要收入来源单一,利润空间小。大多数KTV盈利模式依然依靠唱歌和酒水零食销售两大块支撑。2、租金、人工、歌曲版权等成本却在一直不断攀升。第三,互联网的冲击。3、“唱吧”等APP的兴起带走了一小部分人去实体店唱歌的兴趣。4、O2O模式在为KTV导流的同时让价格更加透明化,加剧了行业竞争,KTV为了吸引客源只能不断压低价格。利润空间小是目前这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KTV行业现在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也比较激烈,透明。除了租金、人员成本外,版权使用费也是较大的支出。
以上所诉的一些问题就是连锁ktv企业大多数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他们的连锁体系就已经出现了漏洞,对行业的发展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时间规划。大多数企业都是模棱俩可,目标不清晰。没有针对性的客户群体,所有导致不稳定因素太多。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却没有和网络挂钩必然会缺少网络竞争的壁垒。久而久之,竞争力会明显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