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许经营第一网——携您一起走进特许领域
【李维华讲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几个有趣的企业现象
时间:[2021-11-13]    来 源:未知     作 者:特许经营第一网  点击:

       在我针对大量的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企业的研究中,有几个明显的规律性的现象,虽然不是所有企业一定会发生,但却有相当数量的实际案例,所以这些现象值得人们去研究、思考、借鉴或引以为戒:
       1、创始人现象。
       很多企业在生命周期中走向衰败时,换啥职业经理人都不好使,都无法挽回颓势。但是,只要企业的创始人回归,企业就可能立即起死回生,比如李宁、星巴克等等(详见:李维华.《特许经营新思维——李维华讲特许》.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年3月),皆是如此。
       创始人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是对企业更了解,还是员工更愿意服从创始人的领导,还是创始人的能力更强……?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2、上市魔咒。
       很多企业的生意一直蒸蒸日上,然而,一旦上市,最迟在数年内,企业的生意就会直线下降,上市即达巅峰似乎是一个魔咒。
       比如“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于2012年2月在中国香港上市,但自第二年即2013年起,克莉丝汀就持续亏损,至2021年已连亏9年,且自2014年开启“关店潮”。
       曾经的国内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公司“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从自第二年即2018年开始连续亏损,如今更是诉讼缠身、业绩惨淡、披星戴帽,其中包括14份退市风险警示。2021年三季报中显示,拉夏贝尔总负债近40亿元,市值跌幅已经超过90%,鼎盛时期的近万家店已经关闭95%。(详见:李维华.《特许经营新思维——李维华讲特许》.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年3月)
       ……
       上市这根红线的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投资人开始套现退场后团队无心经营了?还是企业团队们开始狂妄的飘了?还是企业觉得不是花自己的钱而不珍惜了?还是因为上市后没有给高管团队分股份而导致大批离职?有钱只有开始盲目多元化?……需要我们去研究。
       3、收购定律。
       很多企业在发生根本性提升之前,几乎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动作,就是收购兼并小型或甚至大型的同行,比如我的咨询项目山东漱玉大药房、河北365集团的36524便利店等都是如此。漱玉收购了不少连锁药店,36524则收购了大型超市天客隆。
       4、产品破局。
       在企业处于衰败的危机中时,面对复杂的千头万绪的问题,那些力挽狂澜的改革者们几乎下手改善的第一个方面都是产品,产品破局、企业重新出圈常常成为企业反败为胜的起点和抓手。
       这点恰恰符合我一直讲的“产品是根”的企业运营理念。比如李宁、舒尔兹回归后,面对企业危局,都是立即首先从产品下手。舒尔兹为此还关停了数百家店面,专门培训所有的咖啡师,目的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之后,星巴克如期进入第二春。(详见:李维华.《成功构建特许经营体系五步法》.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年2月)
       5、科技第一。
       目前来看,不管你是吃穿住行玩的哪个行业,不管你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能成为头部企业的几乎都非常重视研发,都甚至强调自己是“科技”企业而非那个行业的标签或符号,比如优衣库的柳井正在多种场合反复说自己并非快时尚,而是一家科技企业(详见:李维华.《特许经营学——理论与实务全面精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年2月)。
       比如为什么民族品牌李宁和安踏等一直干不过耐克、阿迪达斯之类外资品牌,从研发投入上或许能窥其一二: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李宁研发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2.6%、2.2%、1.8%;同期安踏分别为2.8%、2.4%、2.7%、2.2%。这些均不超过3%的研发比例,和耐克、阿迪达斯的7%左右的研发投入比例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昵     称:
您的评论

特许加盟 连锁加盟 开店选址技巧
Copyright ©2005-2015 特许经营第一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搜宝商务中心2号楼
电子邮箱:liweihua169@126.com 京ICP备180474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