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店自我诊断评估方法应该由区域连锁系统负责开发,由直属店店长或加盟店主来定期评估,以便于对所属店铺提供迅速的回应。
主要的店铺自我诊断涵盖下列几种范围:
1、店铺内外条件诊断 店铺的内外环境会影响到店铺的经营绩效。随着时间的改变,原本对店铺有利条件也许会出现变化,例如新竞争同业的设立、道路工程的施工等。所以店铺内外条件的自我审查,是必须长期而且定期进行的工作,店铺内外条件可以分为外在环境及店内状况两部份。外在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商圈形态、业种分布、商业特征、人口分布等的改变。
2、经营效率诊断。主要依照各种经营绩效数据,以诊断店铺绩效的优劣。重要的内容包括系统组织效率、工作效率、商品效率等。
系统组织效率,对连锁总部与店铺间各种联络系统功能的效率进行审核,例如资讯传输的时间、物流程序的处理时间、存货周转率、店铺存货量等。
工作效率。主要对店铺工作人员的效率进行审核,例如平均人员贡献、平均加班费及加班时数、平均绩效奖金……等。
管理系统诊断。主要是依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来诊断店铺绩效的优劣,重点在资金流、物流、资讯流等各类的管理程序及制度,可以应用的绩效评估数据包括营业时间、人员流动率、零用金支出、商品生产器具维修金额等。
3、顾客诊断。 各连锁门店除了配合整体的顾客调查外,也要针对店铺的主顾客群作定期的调查,以保持营业绩效的潜力,调查的重点包括顾客满意度、店铺形象、店铺服务等。
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可以显示员工的服务品质及效率,区域连锁系统应该利用总部开发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或定期进行顾客的满意调查电话回访,以诊断店铺的顾客服务品质。
品牌及店铺形象。形象诊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座谈会的形式开展,目的是确定顾客心中的品牌定位和企业形象。店铺员工也可以对店铺的现有顾客做口头或电话询问,以作为店铺改进的参考。
店铺服务。除了问卷或特定的座谈会外,门店管理人员可以由一些店铺内部的绩效评估数据来审核店铺的服务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顾客抱怨次数、服务反应速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