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评估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来确定指标间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可运用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指标,前者反映差异的数量,后者反映差异的程度。
绝对数指标=实际数—参照数
相对数指标=(差异数/实际数) 100%
在实际运用时,由于参照数的不同,比较分析法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本期实际数与前期(上年同期或历史先进水平)数对比;本企业实际数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不同决策方案的对比;相互关联的不同指标之间的对比等。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代法.它是运用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来确定各个经济指标对某一经济现象变动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例如,今年的毛利额比上年增加20万元。这一经济现象变动的基本影响因素是销售额和毛利率两个指标,通过因素分析法就可以分别确定销售额和毛利率对毛利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可分为三步:首先列出关系式,确定某一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及总体变动程度和变动方向;其次按一定顺序逐项进行替代,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再次将各因素影响程度相加,以便进行检验。
(三)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结构相对数来进行分析,常用百分数表示。如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各类商品的库存比重是否与其销售状况相适应;对商品流通费用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及其变化。
(四)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期的同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研究经济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动方向及变动趋势的方法。常用的动态分析法是发展速度分析法,常用指标有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水平指标的对比;平均发展速度表明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乎,它是各期发展速度的平均值,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表明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速度的一般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
(五)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根据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来说明门店经营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门店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金的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越低,说明存货的周转速度越慢,资金的利用效率越低。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之比,它反映每百元销售能获得税后利润的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