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许经营第一网——携您一起走进特许领域
【李维华讲特许】无印良品连锁经营被唱衰之根及可圈可点之处
时间:[2020-12-08]    来 源:未知     作 者:特许经营第一网  点击:
  
       无印良品是个很有趣的品牌,这个曾经风行一时的零售巨头为什么在中国被唱衰?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子上的问题却是这些:
       1、定价失误。
       无数的媒体和网民都在抱怨,无印良品在日本只是平价货而已,但到了中国就变成轻奢的中高价,甚至网络传言因为价格高销售不好,无印良品有“11次”的降价历史。很显然,现在是网络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消费者可以在瞬间就对比到真相,而一旦价格上的双标被暴露,消费者就极有可能对这个企业diss了。
       2、质量不可靠。
       包括其家具、食品等在内的产品质量屡屡被权威媒体和网友们曝光和投诉。销售假冒伪劣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绝对不会长久。
       3、政治糊涂。
       曾经发生的地图标记错误、漏掉钓鱼岛、错标台湾以及“法租界”之类的愚蠢行为,会让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对你反感。
       4、店面面积过大。
      虽然无印良品1983年的第一家店只有103平,但是其店面却越开越大。以至于后来无印良品频频开出“世界旗舰店”,面积动辄以千平计,甚至还以14000平方米的大店引以为豪。难道无印良品不知道,他们自以为对标的宜家家居早就开始大量开设位于市中心的小店了吗?大店的弊端非常明显,比如,如果没有商品开发能力、强大供应链等的配套,大面积的店面的成本费用会增高,而坪效会降低。
       5、规模化不足。
       无印良品涉足了单独的酒店、餐饮、公寓等,但都寥寥几家,数量不多,远未达到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的良性状态。
       6、竞争者们蜂拥而起。
       包括名创优品、网易严选、淘宝心选、米家有品、京东京造和优衣库等在内的竞争者们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现,无印良品的江湖地位自然会受到动摇。当然,这种很容易被模仿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无印良品的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简单的设计很容易被模仿。
       ……
       然而,尽管无印良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现在就说其败走中国或死亡之类的话,似乎有些过于草率。毕竟,企业的兴衰和峰谷是在不断的转换之中,否极泰来和盛极而衰的轮回一直在上演。更何况,无印良品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比如无印良品的一些企业理念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1、这样就好(不是“这样最好”)。一字之差,却会使成本和价格直线下降,或者性价比直线上升。
       2、有理由的便宜。比如碎蘑菇、面条的下脚料即U型的部分、纺纱时的碎棉屑即“落棉”制作的抹布等,无印良品将这些并不妨碍功能和使用的东西开发出来,以低价出售。
       3、基础款。基础款既能百搭,也能人人适用、处处适用。
       4、弱化品牌LOGO的反品牌,即“NO BRAND”的口号。其实,无印良品的品牌战略是刻意打造“无印良品”这个店面品牌,而不是具体的产品品牌。
       5、素。其朴素的风格被大众普遍称为“性冷淡”。
       6、消费者角度。“反向思维”也正是李维华中国特许经营思想的众多思维方式之一。
       7、回归自然。
       8、极简主义的设计。MUJI的艺术总监原研哉曾说,最美的设计是虚无。
       9、场景化的多元体验营销。比如无印良品的酒店、公寓、餐饮、便利店、书店、花店和甚至生鲜菜店等都在以场景化的体验营销的方式传达其品牌意识和产品风格、企业文化,这也是一种超级的营销模式。
       10、连锁经营。
       11、专项问题解决职能,比如全球搜寻好物的Found MUJI、节约成本费用的30%委员会等。
       12、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对于需要颜色鲜艳的儿童系列服装等,无印良品会避开这样的市场。
       13、注重细节。比如桌子的圆形角设计,这样可以减少儿童碰撞时的疼痛感。
       14、标准化。曾经挽救无印良品自2000年开始的低谷的松井忠三上任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  实施了单店的标准化工作,并编制出共包含13个部分、1000多页的“MUJI GRAM”手册,涵盖了单店运营的几乎所有方面。

昵     称:
您的评论

特许加盟 连锁加盟 开店选址技巧
Copyright ©2005-2015 特许经营第一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搜宝商务中心2号楼
电子邮箱:liweihua169@126.com 京ICP备180474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