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产运动服装两大巨头的财报纷纷报喜:李宁过200亿,安踏近500亿且成为中国市场老二。

看起来是大喜事,但其实……企业应该保持冷静,因为这些成绩的背后可能是一些不可持续的短期“意外”导致的:
比如新疆棉事件给中国企业的机会和阿迪耐克们的损失,此消彼长之下,李宁安踏的业绩可能有一部分是是虚假的短期繁荣。比如从安踏的股价不涨反跌的二级市场上就能看到一些痕迹。
比如三国(国风、国潮、国货)风口的吹动作用。在国潮同质化、泛滥化、趋近天花板以及很多产品仅局限在“颜值”而非品质之后,风口收紧后的业绩极有可能就会回潮下跌。
比如在高营收的背后,是李宁安踏的高增长的广告营销费用。事实上,广告营销费用有时候像鸦片一样是恶性之瘾:投广告,销售增加;减少广告,销售立刻就下来了。
比如DTC的计算口径上,品牌实施了DTC之后,原先要被加盟商、代理商们分走的那一块数值也算到了品牌自己的营收上,所以自然就会出现营收增长的假象:实际销售未变,只是计算方式变化了。
比如在研发费用和占比上,李宁安踏比耐克阿迪还是有差距,而研发则是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的、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连续的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所带来的热点消费,而在后奥运时期,热度可能下降甚至下降很多。
……
商业的逻辑和世上很多事情的逻辑是一样的:否极泰来,或反之。
作为企业而言,应踏踏实实地经营,认清真相,既不在成绩面前骄妄自大,也不在失意之时灰心丧气,时刻保持斗志尤其是清醒的、看到真相的斗志才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