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喜得龙也曾经是风光无限、家喻户晓的中国体育鞋服类老大哥之一:曾经力压安踏(2004年销量就是安踏的两倍),2009年国内第一个纳斯达克美股上市,中国乒乓球教练蔡振华和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担任品牌代言人,2011年营收曾高达32.88亿元,开设的门店多到4000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有希望的民族之光却从2012年开始急转直下:营收和利润急剧下滑,公司2014年退市,2017年正式破产,创始人林水盘因贷款、承兑汇票诈骗罪于201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公司负债超过15亿元,债权人超过252人,公司大肆低价出售或拍卖土地、设备等资产但有很多流拍或无人接盘……
前者沧海,后者桑田。
从峰顶直接跌入谷底的喜得龙在这些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代著名企业的没落之路是在太值得我们复盘其整个荣衰之路,最起码,其中有大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反思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很多坑或许你正在踩着。
总的来讲,喜得龙的没落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
1、固执直营。
我早已无数次的说过,直营的弊端是非常致命的:重资产,成本高,资金风险大,扩张速度慢,人员激励难等。我在2020疫情期间还特别解读过连锁经营的四大死法就是“单、小、区、直”,其中的“直”指的就是固执、单纯的直营所带来的巨大危险。
然而,上市后的喜得龙却在大量资金面前飘了:豪掷万金,毅然决然地把许多大区市场全部改成直营,“砸2、3个亿干直营”。如此,这就为后续的经营困境、资金链断裂埋下了坚实和不可逆转的伏笔。
2、盲目扩张。
2007年,喜得龙门店数量2519家,2009年上市后的一年内,即2010年,喜得龙就增加了近700家门店。截至2013年底,喜得龙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这还不够,早在2011年时,喜得龙就提出“万店计划”。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2022年的今天,中国体育鞋服类也没有一家突破万店的。
盲目扩张带来的大量资金占用、管理失控、人才缺乏、盈利模型不成熟等迅速地动摇了喜得龙的根基。
其实,喜得龙不但在连锁店上盲目扩张,在其余方面也存在着盲目扩张的表现,比如公司上市前曾一下子签下了40名职业经理人、一次上岗到位,但是媒体披露这些经理人们的意见常常不一致,导致公司管理混乱;投资数亿买地建厂;等。
这些激进的扩张策略的隐患在后来的公司发展中都逐渐暴露出公司的战略战术是有着严重的问题的。
3、忽视电商。
国内电商从2009年起就开始大踏步挺进,到2012年时,电商已经大规模地渗透到了商业之中,“互联网+”成为风潮、风口、风向。
然而,喜得龙却错过了几乎整整一个时代:首先是喜得龙的电商起步太晚,喜得龙在2015年才在业绩下滑的压迫下开始积极布局电商;其次,喜得龙电商的经营太差,比如有文章揭露其电商上“卖的多是旧款”。
很明显,在2012年全国体育服装行业整体库存危机的大背景下,喜得龙错过了逆势崛起的重大历史机会。
4、任人唯亲。
有文章披露“林水盘所使用的领导团队几乎都是亲近的人”。显然,这种任人唯亲的家族式、裙带制管理团队显然是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的,公司的决策机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5、以身试法。
多个文章披露,创始人林水盘个人非常努力和勤奋,比如其从17岁开始进入鞋厂打工,之后历经建设代工厂、自己做品牌等创业艰辛。然而在2014年退市后,鉴于公司资金紧张,林水盘没有采取正当的科学方法解困,却以身试法,以虚假数据等方式从银行骗贷,最终锒铛入狱。一代名企品牌的创始人的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
上面这些虽然是喜得龙的衰败之因,但是,你如果仔细对照一下,是否会觉得,你的企业现在可能正遇到上述的几个问题呢?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百家号、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