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的作用巨大,是激发员工干劲、弘扬企业精神、传播企业品牌、体现企业风貌等的好形式,但在时下,企业文化却被一些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企业弄的有些走形,比如下面一些奇特的企业文化就值得商榷或摒弃:
1、“洋”、“外”风格。
近日被曝光的名创优品有很多事情是匪夷所思的,包括签约时使用日本国旗、店内不许播放中文歌、把旗袍美女翻译成日本艺伎等等。尽管名创优品出来道歉了,但网友对其的批评和批判一点也没有冤枉名创优品,因为从其诞生之日起,名创优品就一直有日系品牌的嫌疑和争论,比如那个明显日系风格的LOGO、与日本设计师的合作等等。
当然,别的企业也有类似问题,比如奈雪的茶,好好
用中国的文字、图案、文化就很土或LOW吗?我不认为如此。相反,在国力增强的当下,国风、国货、国潮却风头正劲。所以,那些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洋”“外”的企业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2、花名。
时下,除了演艺界、作家群体以及广大的网民们喜欢用户口本上的名字之外的名字,一些公司还推崇或甚至强行逼迫员工起花名。这个风气或许始于阿里巴巴,但如今已经进入到一些特许经营和连锁经营企业里了。
一个互联网公司和武侠之类的花名有什么联系或能促进什么业务,这个实在是令人感到奇怪。
3、称呼。
典型的如三只松鼠,要求称呼顾客为主人,我对这个称呼一直持有反对态度,就像我在另一篇专门的文章写的那样,对别人包括顾客的尊重不是用口头上的“主人”来表达的,这种表达即让员工损失自尊,也会让一些顾客感到不舒适。
除了对顾客的称呼容易引起不适之外,三只松鼠内部的称呼也很不适。比如创始人或老板自称“松鼠老爹”,下面的员工们则是松小鼠之类。这种“老爹”类的称呼明显有对员工的侮辱之嫌。相反,我倒是觉得员工是让公司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所以企业的真正“老爹”应该是员工,而老板则应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勤务兵”的姿态才对。
我在8I企业文化识别体系里特别讲解了声音识别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具体案例等,其中就包括如何对外称呼、对内称呼,这个非常重要。
4、成功学风潮。
尤其在一些美容、美发、足疗、培训、保健品等行业里最为常见。企业对员工的很多激励和企业文化都充斥着浓浓的成功学残渣风潮,比如一起疯狂地喊叫、出操般的舞蹈、夸张地自我肯定或吹捧、没完成任务时的抽耳光等惩罚、想成功先发疯式的口号等等。
……
总之就是,企业应该按照李维华的8I识别体系去科学、现代、系统地量身订造自己的八个方面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外去设计、落地实施、反复校验、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具备时代先进性的、弘扬正能量的企业文化,而不是剑走偏锋地搞一些奇怪的企业文化。

